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大礼|“天宫二号”发射了,这些“秘密”你应该知道!

2016-09-16 央视新闻 慧天地
点击上方“慧天地”可订阅哦!慧天地测绘地信行业优质资源聚集地


中秋节来临之即,“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创许多“第一次”,一起来探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秘密”吧!




“天宫二号”长啥样?


“天宫二号”资源舱


“天宫二号”实验舱


“天宫二号”整体外观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外形上看和”天宫一号”差不多,还是以资源舱和实验舱组成的两舱结构。

资源舱主要功能是为“天宫二号”在太空飞行提供能源和动力。实验舱作为一个密封舱,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洁净、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载人环境和活动空间。

根据计划,今年10月,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对接,进行30天的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明年,“长征七号”火箭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空间站建造运营关键技术的验证。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和交会对接,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战。那问题来了,“天宫二号”为何如此重要?它与“天宫一号”又有何不同呢?

“天宫二号”: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称为“空间实验室”,是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平台。而此前的“天宫一号”则是“目标飞行器”。从目标飞行器变成了空间实验室,这里头有很大差别。

“天宫一号”当时任务的主要目标是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组合体管控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这些都属于先期技术验证。

而“天宫二号”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试验室,将开展14项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是载人航天历次任务中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

更重要的是,“天宫二号”在完成发射之后,它将在太空完成三大任务——

航天员中期驻留;

推进剂在轨补加;

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这些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储备,将推动我国空间站建设进程更进一步。


点击查看大图 (视觉中国 )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 廖建林介绍,“天宫二号”不是简单的“天宫一号”的一个重复,围绕任务开展了很多新的设计工作,包括围绕航天员的中期驻留,我们在这个舱内,密封舱内开展的就是航天员的舒适性的一些设计。包括内饰,里面配的一些硬制的、软制的扶手,都比“天宫一号”要好。

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二号”的系统设计是模块化的,也就是说它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更换和在轨维修,这在国内空间领域属于首创。

贴心设计 方便航天员太空生活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之后,将会有两名航天员入住“天宫”。他们将在那里工作和生活30天,验证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

在一个失重的环境中生活30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天宫二号”在内部增加了很多贴心的设计,更加方便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

1、首次使用可展开的多功能小平台。航天员可以在上面写字、吃饭、做科学实验,生活工作两不误。

2、通信方面为航天员配备了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

3、用地板取代了地毯。

4、舱内灯光采用米黄色色调,亮度可手动调节,并为每个航天员安装了床前灯。


“天宫二号”增加了多功能小平台的设计

事实上,30天的太空驻留不仅是对航天员本身的考验,也是对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全新的挑战。如何长时间提供适合人生活的环境,如何长时间提供包括水在内的物资供给,都将在“天宫二号”任务中得到验证。

“天宫二号”上“不明觉厉”的太空实验

“天宫二号”作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搭载的实验项目达到了史无前例的 14 项,它也即将成为我国“最忙碌”的空间实验室。

能够拿到登上“天宫二号”的“入场券”,这些实验无疑都属于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领域。其中,有两项实验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操作,有一项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的项目。

在这些实验项目中,很多都是处于世界前沿的空间科学探索领域和国际先进的应用新技术领域。其中,首次进入太空的空间冷原子钟,可以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这对卫星定位导航等生产生活及引力波探测等空间科学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


空间冷原子钟模拟动画:3千万年误差1秒

空间实验室与空间站有什么区别?

“天宫二号”发射以后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即将拥有空间站了呢?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空间站是指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生活的载人航天器。比较著名的空间站包括前苏联发射建造的礼炮系列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由美俄欧日等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

而空间实验室更像是空间站的前身,是为发展空间站,从载人飞船过渡到载人航天基础设施的试验性航天器。空间站建设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的第三步,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成,2022年全面运行,可在轨运营10年以上,长期驻留3人,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想象的中国空间站

2011年,“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让我们热血沸腾,如今,“天宫一号”功成身退,“天宫二号”即将接力上岗,并将开创中国空间应用技术的新纪元。

“天宫二号”未来任务都干啥?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央视新闻,中青报·中青在线


征稿启事


慧天地】面向测绘地信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工作者、在校学生等广大同仁征稿啦!

无论是照片、文字,还是视频、语音……无论是优秀作品推荐,还是原创作品投稿……无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报告、论文,还是活泼有趣接地气的照片、故事……只要是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都可以向我们投递哦!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编辑:朱林烨

审核: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可直接阅读

科技前沿|颠覆性技术和社会变革

科技前沿|颠覆性技术和技术后时代的社会变革

科技前沿|斯坦福「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首份报告:2030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

新闻报道|“测绘双星”组网,效用大增!

新闻报道|“北斗”加速走进百姓生活 全球导航四强争雄

新闻报道|北斗进智能手机,产业化进程加快!

新闻报道|国防科技大学发布全球首台支持北斗全球信号的导航信号模拟源

新闻报道|中国量子雷达研制成功

丑?怪?炫?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奇葩都是无人机!

清明时节,无人机带你进入盗梦空间

视觉地球|无人机航拍南极洲 一尘不染、美到窒息!

精美航拍|2015年最佳无人机摄影 换个角度看世界美景

喜欢的话别忘了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